如果我们将过去进口的一款振子式平板天线的天线面纵向切开的话,我们就会见到这个天线面是由五层材料组成。
第一层和第五层为天线保护层,又称天线罩,是用耐腐蚀介质做成。它起到防止氧化、衰减紫外线对印刷板电路的影响、防雨、雪侵蚀的作用。图2的结构图中没有画这二层。
第二层为接收天线层。是一层印刷电路板金属层,它的上面印刷着许许多多排列整齐的单元振子形成的天线阵,故可称天线基板层。这一层决定着平板天线的技术质量。单元振子的形状是多样的。
第三层为印刷电路板的介质层,它支撑着第二层。
第四层为接地导体层,它是一层金属箔板,既起到对天线阵的反射作用,又是馈线的一部分,组成微带传输线。天线阵的输出,与装在平板天线板后的高频头联接。
由此我们可以看出,平板天线有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,采用着微波技术中的微 带电路技术,对其工艺要求的又很高,特别是天线阵中馈电相位的同相性要求极其严格。它和反射式抛物面天线的结构相差很大,因此设计与制造都有较大的难度。 平板天线理论的提出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,至今才见到质优价廉的平板天线的出现于国内市场,其原因恐怕就在如此。